人大实践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打造数智生态平台|清华领衔发布学科+AI教育白皮书
教育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高等教育格局。今年4月,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表明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全方位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和鲸高度关注政策动向,正与数百所高校携手持续推进AI技术积累与各学科教育深度融合。为了更好地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智谱与和鲸结合过去 AI+ 领域的经验与方法论,携手推出了《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学科+AI 人才培养白皮书》这一 AI 教育工具包。
人大实践:携手共建数智生态平台,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
为推进 “文科+AI” 融合课程教学,向高校及教师们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实践经验,白皮书中特别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在AI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实践。人大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高校教学组织形态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影响,以增进学生对技术发展进步的理解、培养学生应对技术变革的能力为出发点,逐步建立了涵盖数据与信息技术平台课、人工智能教育前沿通识课程和通识讲座、“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的多层次、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本科课程体系。
基于此,人大携手和鲸科技共建数据生态智能平台 Datahub,深度融合教学实训与科研创新场景,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支撑能力。平台建设近两年,已为人大 3 个学院、5 位授课老师的 12 门课程,设置了 45 项实训内容,形成了涵盖 50 多项数据分类、覆盖各大学科领域的丰富数据生态,并沉淀了超过 1TB 的经典数据供全校师生使用。
Datahub 平台全面赋能AI时代教科研发展与改革,聚焦解决新时代科学分析面临的四大核心挑战:
- 破解数据资源获取与整合难题,降低分散数据的获取、整理及清洗成本;
- 解决分析工具不统一、流程效率低的问题,避免跨平台切换与手动搭建流程的繁琐;
- 突破计算资源瓶颈,为数值密集型研究提供有效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支持;
打通协作与知识共享障碍,改变数据、代码等成果分散存储导致的团队协作低效问题。
与此同时,人大依托 Datahub 平台建立课赛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 “以赛促学” 的方式,让学生在实战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升数据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Datahub 在教学实训领域的探索,为高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供了新范式,助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正如白皮书中介绍的,和鲸正与人大及更多高校携手打造“学科+AI”教育生态,赋能新时代数字化教育。未来和鲸也将持续以优质的解决方案支持更多高校“学科+AI”人才培养,并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激发更多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与实践应用,推动AI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白皮书介绍
5月28日,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通识教育(AIGE)研究中心、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指导,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鲸社区牵头,异步社区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学科 + AI 人才培养白皮书》,从政策解读、现状分析到教学模式与教学工具、技术底座、高校实践案例等,全景式呈现 AI 融合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前景、机遇与挑战。
据悉,该白皮书在编撰过程中,特别组建了专家顾问委员会,特邀 20+ 位国内高校权威专家领衔指导,成员覆盖通识教育及文、理、医、工全学科领域,为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把关定向。同时,项目组广泛收集 2500+ 份多元问卷,调研对象涵盖学生、企业从业者、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等群体,并系统梳理国内外 100+ 高校自 2024 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政策规划与创新实践,以扎实的数据与案例支撑,确保白皮书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
让每个学科拥抱 AI ,共同开启高等教育智能化转型的新篇章。期待《AI 融合高等教育:从通识到专业——学科+AI 人才培养白皮书》的发布能为高校 AI 通识教育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并勾勒出学科与 AI 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未来,随着白皮书指导价值的逐步释放与研讨成果的持续转化,我国高等教育将加速迈入“学科+AI”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强劲引擎。
您可点此链接填写问卷免费获取白皮书,了解更多“学科+AI”人才培养相关资讯。
更多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案例及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相关信息,欢迎您获取白皮书或点此前往和鲸官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