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AI人才培养系列讲座(第四场)|首都医科大学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和鲸“学科+AI”人才培养系列讲座持续开展中,围绕理工农医等多学科与 AI 的深度融合,邀请专家深度分享并在线交流互动,深度剖析各学科 AI 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欢迎持续关注。
8月8日下午14:00 将举办 “医科+AI ” 系列第四场讲座,主题为医学人工智能教育:从通识到领域应用,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冬冬老师,围绕面向医学类院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带来分享、和鲸科技智创部总监吴淑旻,就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带来介绍。
主讲人介绍
刘冬冬 副教授 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副系主任
刘冬冬,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智能医学工程学学系副主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 10 余项。在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Medical Physics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目前承担全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工作,公开出版教材 14 部,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10 余篇。
讲座详情
会议时间: 2025 年 8 月 8 日 14:00-16:00
会议形式: 线上闭门讲座,点击这里报名 议程说明 14:00-14:10 主持人介绍讲座背景及嘉宾 14:10-15:10 演讲题目: 面向医学类院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演讲嘉宾: 刘冬冬 副教授 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系主任 15:10-15:30 演讲题目: 从通识教育到临床科研应用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演讲嘉宾: 吴舒旻 和鲸科技智创部总监、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 15:30-16:00 开放交流与答疑 报告介绍 面向医学类院校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报告简介: 本报告聚焦于医学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路径,立足首都医科大学的实际教学经验,系统阐述课程建设的背景与开设必要性、课程内容体系与实施策略、教学方法与考核机制,以及 AI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报告充分考虑医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科基础,结合国内外开课现状、非计算机背景学生的教学难点,探索“医智融合”的教学模式。内容涵盖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模块化构建、差异化教学设计、医工结合实践案例以及多层次应用型训练路径,适用于医学类高校一线教师及教研管理人员借鉴与参考。 报告大纲: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建设背景与实施路径 聚焦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系统分析医学院校开设AI通识课的必要性与现实挑战,介绍首都医科大学的课程建设思路与落地流程。 面向医学生的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创新 围绕医学生特点构建多层次模块体系,探索“低门槛+强关联”的差异化教学设计,融合 AIGC 与案例驱动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参与度与应用能力。 AI赋能下的实践教学与竞赛育人融合路径 结合混合式教学典型案例与国家级教学竞赛备赛经验,展示医工融合背景下从课堂学习到科研训练、竞赛突围的完整教学闭环。 从通识教育到临床科研应用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报告大纲: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课训赛研”核心架构与能力 面向医学场景应用的四个落地方向